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以党建带关建 汇聚“三全育人”合力

发布时间:2024-03-28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持续引进和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汇聚起协同育人的合力。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弘扬红色传统,筑牢青年学生信仰之基

2017年11月,学校成立“上海市思政理论课名师李占才工作室”(简称“名师李占才工作室”),聘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占才教授组成核心团队。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师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公开课,每年新生第一堂思政课和毕业生最后一堂思政课,老教授充满激情的“四史”讲座与现身说法,对青年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代入感、震撼力与信服力,形成特色品牌。二是定期组织思政课、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开设观摩示范课,对教师教学视频进行点评,开展说课研讨,深入解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享心得,传授教学方法,提升思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能力。三是结合重大纪念节日,策划主题系列活动,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学生征文讲故事大赛、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奋斗吧,我和我的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奋发青春活力》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组织学生开展拍摄“绽放抗疫青春,决胜全面小康”公开课等,对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涵养工匠精神,启迪青年学生价值追求

立足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聘请原上海市首批高级技师、获“上海工匠”荣誉称号、“2018感动宝山提名人物”木工大师顾惠明为“五老”成员,建立“顾惠明工匠创新工作室”。顾大师在手把手培养传统木结构技能人才的同时,带领“徒弟”跑企业下工地,经风雨见世面,锤炼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精神,言传身教向青年学生传递“美好生活、劳动创造”职业理念,润物无声地将 “工匠精神”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深处。老同志对党的坚定理想信念与高尚道德、身体力行、永不言弃、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对激励学生学好技术技能、传承工匠精神以及今后职业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3.厚植家国情怀,激发青年学生使命担当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充分发挥“五老”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优势与特长,因地制宜营造育人文化环境。原同济大学中国书画协会副会长、我院聘请的“五老”蒋荻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艺术的美,提升学生专业水平,还挖掘传授美育课程背后蕴含的正能量,积极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者和引导者。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我院艺术设计系教授王建中老同志,在 “济光讲坛”传授“王氏海派剪纸艺术”,书法的魅力和一幅幅构图精巧、线条洒脱、气韵流动的作品,完美融合了艺术和美的人文气息,使学生获得美的滋养和人文素养。通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美育人,激发青年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自豪与自信。更值得一提的是,为致敬抗疫英雄,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城市环境与壁画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我院艺术系阴佳主任,以群像的方式记录了疫情期间一个个动人瞬间,通过143幅木刻版画作品向共和国脊梁和无畏逆行者致以崇高敬意与感恩。他将这幅珍贵作品捐赠给学校悬挂在图书馆殿堂,永远铭记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展示出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激发青年学生责任意识,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着力推进三项工作任务:

1.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协同创新

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年度工作要点,统筹谋划,专项部署,协同推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新时代“五老”在思政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纳入“民创计划”建设项目,为不断开拓创新关工委工作有效途径和方法提供有力支撑。

2.聚焦培根铸魂,促进启智润心

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线,发挥关工委“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以史育人,让青年学生更多熟悉红色故事、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理念,将红色根脉厚植人心、革命精神永续传承,引导学生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事业有更深刻地认同,学好专业知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3.完善制度机制,助力“三全育人”

建立学习、工作、会议制度,工作有计划,实施规范化,吸引更多有经验、愿奉献、精力充沛的老同志参与关工委工作,重心向基层延伸,扩大辐射面,助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取得实效。